生意社9月21日訊 近日,教育部“長江學者”、江蘇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hui) 理事長、東(dong) 南大學生物科學與(yu) 醫學工程學院院長顧寧教授來到廣陵區頭橋鎮,與(yu) 該鎮簽訂科技戰略同盟合作協議,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hui) 與(yu) 頭橋鎮雙方將共同組建醫療器械研發中心和實驗平台,為(wei) 當地100多家醫療器械企業(ye) 發展提供科技動力。
“攀上這個(ge) 省城的親(qin) 戚,以後做大做強就更有希望了!”頭橋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徐質然說,頭橋醫療器械產(chan) 業(ye) 發展到現在,已經隱約觸摸到了“天花板”,江蘇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hui) 和東(dong) 南大學生物科學與(yu) 醫學工程學院裏都是醫療材料研究的行家,恰好可以彌補頭橋醫療器械產(chan) 業(ye) 的短腿——科技含量不夠高。
頭橋鎮是“中國醫療器械之都”。當地統計數據顯示,頭橋鎮醫療器械產(chan) 業(ye) 現有生產(chan) 企業(ye) 82家、經營企業(ye) 52家,產(chan) 品近200種,生產(chan) 員工和市場營銷人員超過1萬(wan) 人。但這樣一個(ge) 富民產(chan) 業(ye) ,卻遭遇著發展的煩惱。鎮長朱瑞晴告訴記者,全鎮100多家企業(ye) 去年產(chan) 值加在一起才38億(yi) 元,隻有鄰鎮李典一個(ge) “環洲船用”產(chan) 值的1/3。
“頭橋醫療器械產(chan) 業(ye) 鋪天蓋地,但真正頂天立地的企業(ye) 少。”廣陵區醫療器械衛生用品協會(hui) 副會(hui) 長沈軍(jun) 介紹說,目前隻有一兩(liang) 家企業(ye) 應稅銷售勉強過億(yi) 元,十餘(yu) 家企業(ye) 長期“卡”在億(yi) 元門檻上,始終在幾千萬(wan) 元範圍徘徊。他以自己經營的企業(ye) ——亞(ya) 光醫療為(wei) 例。這是一家生產(chan) 麻醉耗材的醫療器械企業(ye) ,多年保持8000萬(wan) 元左右的營銷額。“天花板效應已非常明顯,無論我們(men) 怎麽(me) 拓展市場和銷售渠道,效果都不理想。”沈軍(jun) 表示,想要有更大的突破,必須引入科技含量更高的新技術、新產(chan) 品。
這種“多而不大”的現象,真實地反映了整個(ge) 江蘇醫療器械產(chan) 業(ye) 的現狀。在現場見證簽約儀(yi) 式的省科技廳社會(hui) 發展處副處長酈雅芳介紹說,江蘇省現有注冊(ce) 醫療器械企業(ye) 2180家,但規模以上企業(ye) 隻有211家,隻占全部企業(ye) 的1/10,大多醫療器械企業(ye) 長期徘徊在中低端水平。然而,隨著現代醫療不斷進步和人們(men) 對健康的重視,醫療器械產(chan) 業(ye) 的發展潛力非常大,增速會(hui) 長期保持在20%-30%以上。省科技廳將會(hui) 加大對這一產(chan) 業(ye) 的扶持,重點幫助企業(ye) 通過科技創新加快轉型升級。
據了解,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hui) 現有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17個(ge) ,學科帶頭人340名。根據新簽訂的協議,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hui) 將為(wei) 頭橋鎮醫療器械產(chan) 業(ye) 發展方向、方針、政策等提供智力支持,同時幫助企業(ye) 提升現有產(chan) 品、開發新產(chan) 品及科技項目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