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你了解除顫監護儀的基礎知識嗎

你了解除顫監護儀的基礎知識嗎

  • 發布日期:2022-01-12      瀏覽次數:1358
    •  
        除顫監護儀作為一種重要的急救設備,是疾病急救中心、各類各級醫院急診科、ICU、CCU、手術室等醫療機構及以外事故搶救現場不可少的急救設備之一。一些醫院的神經內科、老年病房、血液透析中心等也陸續配備了這種設備,對於挽救急重病人的生命有著重要的意義。但由於此類設備不經常使用,有的設備缺乏檢查和保養,出現故障時無法得到及時排除,將直接影響到搶救治療工作的進行。
       
        除顫監護儀的基本知識:
       
        1.除顫監護儀工作原理
       
        除顫監護儀是將幾千伏的高壓存儲在大電容中,然後通過放電控製器,控製在幾秒鍾內通過電極板向胸壁或直接向心髒放電,使顫動的心髒全部除極。由於竇房結產生的信號*,因此將重新支配心髒的收縮,從而將各種室上性或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VT/VF)轉複為正常竇性心律。
       
        2.除顫監護儀的基本組成
       
        除顫器分為蓄電、放電部分、能量顯示器、心電監護儀、係統控製五部分組成。
       
        3.除顫監護儀的分類
       
        按電極位置不同除顫器可以分為體內與體外兩種,按電極放電時間劃分有同步方式和非同步方式。
       
        非同步型除顫器除顫時與患者自身的R波不同步,適用於心室顫動和撲動(因為這時沒有振幅足夠高、斜率足夠大的R波)。放電脈衝的時間由操作者自己決定。
       
        同步型除顫器的除顫脈衝與患者自身的R波同步。一般是利用電子控製電路,用R波控製除顫脈衝的發放,使電擊脈衝剛好落在R波的下降沿,而不會落在易激期,從而避免心室纖顫。可用於除心室顫動和撲動以外的所有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及室性心動過速、心房顫動和撲動等。進行同步除顫時,心電監護儀上每檢測到一個R波,屏幕上都會出現同步標識,充電完成後實施放電時,隻有出現R波才會有放電脈衝。
       
        4.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
       
        手動除顫器1962年正式用於臨床,半自動除顫器AED,80年代進入臨床應用,已有便攜式AED,自動識別室顫,自動充電。90年代ICD成功應用,依據ICD原理設計的全自動除顫器1999年獲FDA認證並應用於臨床。2000年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進入中國市場。
       
        單相波除顫,電流隻在電極之間單向流動。
       
        雙相波除顫,電流先單方向流動,然後逆轉再流向另一方。對比單相波除顫儀使用的單相波技術而言,雙相波因其峰值電流低,而有效電流持續時間長而表現了*的除顫特性:除顫成功率高,心髒損傷小。大量科研論文顯示,雙相波對室顫和房顫的治療成功率都明顯高於單相波。